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第三批丛书首发 14部著作展现泉州历史文化
原标题: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第三批丛书首发 14部著作展现泉州历史文化
昨日,泉州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第三批丛书举行首发式。历史此次首发的文化14部著作涉及面广,展现了泉州悠久的中心作展州历历史文化底蕴。
海峡网2月22日讯 (泉州网记者陈智勇)昨日,第批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第三批丛书举行首发式。丛书此次首发的首发史文14部著作涉及面广,展现了泉州悠久的部著历史文化底蕴。
14部著作分别为《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话说泉州》《闽南谚语校注》《泉州书法史略》《泉南杂志》《泉州访古记》《陈泗东文史类稿》《泉州游记》《傅金星文史类稿》《吴幼雄文史类稿》《陈鹏鹏文史类稿》《杨清江文史类稿》《李玉昆文史类稿》《郑焕章文史类稿》。现泉
在首发式上,泉州《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者蒋钦全作为作者代表发言。历史他说,文化闽南古建筑不仅承载着闽南人祖祖辈辈的中心作展州历生活与乡愁记忆,更以其鲜明的第批地域特色、深厚的丛书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家族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奇珍异宝,现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一书创作历时近十年,期待能把闽南传统建筑千年的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加以传承,继而创新,把历史的乡愁和闽南古建筑技艺展现给后代。
据介绍,此次首发式一大亮点是多位“泉州学”学者专著集中亮相。其中,《陈泗东文史类稿》选取作者文稿37篇,皆为关于泉州历史文化之研究考论。《傅金星文史类稿》中选取作者论述泉州历史文化的文稿59篇,既注重学术性,又兼顾普及性和趣味性。
首发式现场,主办方还向泉州市图书馆、泉州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等单位赠书。
(责任编辑:百科)
-
海峡网4月1日讯 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通讯员 许振塔 蔡明聪 文/图)3月31日上午,南安官桥一民房失火。消防员成功救出9名被困人员。现场无人受伤。被困人员被救出当日上午8时 ...[详细]
-
今年初,我就从位于朝青板块的黄杉木店地块走到过朝阳公园。从地块一路向西,先是大悦城后是红领巾公园,再就金台路了,金台路往北稍微一溜达就进朝阳公园了。长安街以北,最繁华的东西向大路,朝阳北路肯定有一席之 ...[详细]
-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作为闽南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文献,侨批这种兼具家书及汇款功能的独特书信,详细记录了100多年来泉州人在南洋的生活变迁,是中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华侨推动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发生重大 ...[详细]
-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以来,泉州市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立足辖区各地产业,整合培训资源,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色模式。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举办116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训农民72 ...[详细]
-
今日就出伏了,但出伏并不意味着天气不再炎热,特别是即将再次控制泉州的副热带高压这个“大火炉”,仍在影响泉州,让泉州重新迎来晴朗酷热天气。届时,市民还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海峡网8 ...[详细]
-
近年来,大峪街道为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与时代发展需求,紧扣“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创新打造“峪事好商量”民主议事协商品牌,以多元共治赋能基层治理,实现了“社区 ...[详细]
-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作为闽南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文献,侨批这种兼具家书及汇款功能的独特书信,详细记录了100多年来泉州人在南洋的生活变迁,是中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华侨推动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发生重大 ...[详细]
-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李博)9月28日,位于北京房山区创新发展轴门户位置的瑞来广场酒店及部分商业率先开业亮相,标志着这座京西南商业综合体正式启航,未来将打造京西南新青年生活目的地。在建筑形态上 ...[详细]
-
“开元寺的800年古榕根部已经蛀空烂掉,如果不及时医治,担心以后会倒。”昨日,市民黄女士拨打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此情况,记者随即前往走访并将情况反馈给园林部门。昨日下 ...[详细]
-
本报讯 记者颜雅婷)昨日,一场绵绵春雨拉开了泉州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序幕。随着第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的号令声落下,泉州市参与视频连线的晋江科创新区项目建设现场响起阵阵汽笛声,正式吹响开工 ...[详细]